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解读黄河水院之四
魏豪 刊发时间:2009-07-15 光明网
本网讯 星空平台,星空(中国)在近80年的办学实践中,与行业企业和行业学校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在水利职业院校中的龙头地位,在水利部人教司、中国水利水电总公司的支持下,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为指导,以中国水利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和星空平台,星空(中国)为依托,联合全国13所水利
高职院校和81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水利教育集团——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理事会制度,成立了自己的组织机构,以“职教集团”为纽带,创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水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局面。
搭建合作平台,以企业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黄河水院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为纽带,整合校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搭建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平台。按照“企业的选择是学院的目标、企业的需求是学院的责任、企业的评价是学院的标准、企业的发展是学院的追求”的思想,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按照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企业订单式培养等模式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实现校企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校企互利双赢,将企业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维系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关系。
创新机制,优势互补,校企广泛深度融合
通过职教集团把院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职教集团领导机构主要职务,企业占半数以上,保障工作运转的有效性和长期性。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资源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服务、职工培训等技术和人力支持,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以职教集团为依托,深化了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河南黄河河务局、中国水利水电总公司等单位的合作。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重点,53个专业全部与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合作企业510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495个,引进10名高级工程师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博士,安排11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同时聘请279名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
同时,本着“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院发挥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优势,鼓励教学系、部面向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支持行业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开展职业培训3119人次、技能鉴定5686人次,共同开展技术服务和研究,技术服务总收入达300万元;企业将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项目委托学院进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双赢互惠的长效机制。通过技术合作和职业培训,解决了行业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问题,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服务能力。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双师”素质得到提升,企业在为学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了社会价值和企业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的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运转高效,校企合作网络化、制度化、长期化
职教集团建立了理事会制度,下设5个委员会,分别开展各领域内的校企合作。即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水利行业需要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培训委员会负责集团培训市场的开拓和组织实施,做好职业技能鉴定,提高职工素质;技术服务委员会负责集团技术服务市场的开拓,协调技术服务资源,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委员会负责高质量的实习基地的开拓和建设,提供实习岗位,评价实习质量,实现生产育人;就业工作委员会负责就业市场调查,调研和预测人才需求,向集团提出招生和培训建议,推动水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5个委员会紧密切合校企合作的5个方面,形成水利行业校企合作的网络,为水利行业校企高度融合开辟了广阔的舞台,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职教集团定期召开会议,搭建产、学、研相结合和校企高度融合的平台,把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职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就业工作研讨和人才招聘等内容制度化、固定化。
建立职教集团网站,把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向所有成员单位推广,共享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成果、课程建设标准、企业人才需求、毕业生生源、实习资源、工作经验等信息资源,达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的效果。
人力资源培养合理化、配置最优化,实现学生充分就业
建立职教集团信息交流平台,共享就业信息,推广就业工作经验和就业研究成果,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和质量。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学院等院校联合培养学生260余人;黄河测绘信息工程院等单位冠名班级5个,联合培养学生200余人,引进了企业人才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实施订单教育,实现零距离就业。校企双方按照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和选派教师,共同组织与实施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共同实施毕业答辩,共同评价学生培养质量。先后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等7家企业联合开展订单教育班10个,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